[閒聊] 由金光布袋戲一窺智者的全貌
天地風雲錄系列依序 調兵遣將->運籌帷幄->經天緯地->人心收買 主題很強烈。
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金光的發展史和評價,我就不多說了。
對我而言最有感的是很多以前所知所學在這裡都被推翻。
進入正題吧。 何謂智者?
從小看到大的故事或是所學知識裡面,都會有智者的存在,智者的描述往往有著神祕的色彩,常見的智者可分為幾種,
第一種是接近神話色彩的角色:
從國史知道的智聖鬼谷子、孫子、姜太公、武經七書、諸葛亮三十六計等。
故事上非常精彩,但也僅此而已,往往都是缺乏實感的,
畢竟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加上小說家的附會,這些古老智慧在現代用不上。
甚至稱不上是鬥智,只是運氣的累積。
(這幾本書要戰是另一個大篇章,有緣再戰)
第二種是戰場或棋局高手:
戰爭片裡面的將軍或現實中的五星級上將,
這些戰爭策略無法用在現實生活,戰場與現實生活還有是有根本上的差異。
棋盤的理論完全不能用,棋盤一樣與現實生活有根本上的差異。
第三種是陰謀家:
連續劇、宮廷劇、歷史劇等故事性為主,跟第一種算87%像。
這種能學,但心機跟智者並不是等號,光是格就顯得太小。
為什麼以上的智者不能學?
以文學分析角度來看,從四大小說的發展年代就可推知,
早期的小說著重故事劇情的描寫,到明清才轉向人物的描寫,
類似的不勝枚舉,金庸也是從早期郭靖NPC到笑傲活生生的人,
這種以故事出發的角色跟現實差太多,也因此對智者沒有什麼實感。
直到金光的出現,一個如此的活生生的智者就這樣站在眼前,只因為塑造得太寫實。
當地圖夠大,人物夠多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識、主見、判斷……
怎麼可能有人可以在這種環境下做出如同小說中智者般的操弄?
從決勝時刻裡面各式各樣的調兵遣將手法看到了一點雛形。
溫皇和赤羽這樣頂尖高手使用的是大場談判手法,
相反的史艷文卻是儒家的勸諫手法,而俏如來從中試圖佈局擾局。
因為沒有科技只有武力,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這裡是可能的。
智者也是人,有情緒、想法、慾望…… 但他們絕對比普通人努力
智者不是天生的,正因如此在九龍變之中可以看到俏如來的成長,
一個智者如何思考、如何從錯誤中學習、如何佈局同時掌控變數。
在這完全的讓人知道智者是如何佈局的。就像棋盤上有變局時要如何應對,差別在看不到對方的棋。
任何行為都有”目的”和”底牌”,要如何做到最好的配置把傷害降到最低?
智者佈局的極致在劍影魔蹤展現得淋漓盡致,
默蒼離從奪權、情報、佈局、執行等演繹了完美的一場殺局,
有變數?天不是我對手。
缺東西?找個肥羊談判。
缺人力?利用人心弱點。
缺機會?我讓帝鬼落單。
這讓我不禁想到一個曾覺是笑話的故事:有一個人跟銀行董事說「我是比爾蓋茲的女婿」然後跟蓋茲說「我是銀行的總裁」就名利雙收了。
如今看來做得到,只是在說這兩句話之前需要佈的局也是相對複雜。
事在人為,機會是自己創造的
但有這麼順利嗎? 人心千變萬化,誰要聽你的?
魔戮血戰說明了忠誠的必要性,即便小空擁有鬼璽,三尊和左右手並不服,只能透過一次一次的事件和危機收買人心。
經過了這個系列,可以說是一覽智者的全貌,
他們不用是領導者,他們不需要領袖魅力、不必號招群眾,
靠一點一滴的累積把整個局勢造出來,並且防範所有變數,一旦成局在旁邊觀看即可。
這也是為甚麼智者看似沒做什麼,全世界卻因他而轉,
因為他們早已投入所有的能力心力,只為了站在高處旁觀。